趙顏
懷一顆慈母之心做教師

學生眼中的趙顏

在學生眼里,一位好老師應該具備哪些品質?在學生心中,一位好老師教會了他們哪些東西?今天,我們從學生的書信中選取幾個小片段,來認識一下學生眼中的趙顏老師。
何慧婧(2017級):踐行您的教導,成為一個合格甚或優秀的成年人
您總是說自己不能做到對所有人一視同仁,但在我看來,您的做法才是真正的一視同仁,每個人本來就不同,如何能當成是一樣的看待?那是對優秀者的打擊,對懈怠者的縱容?追蜃诱f,“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也許有異曲同工之妙。您的一視同仁,能讓渴望得到認可的同學反躬自省,追求優秀,而不是把責任推給老師。不僅如此,“同仁”的前提是“視”,您能看到我們每一個人,因材施教,給予我們最真切的認可、鼓勵抑或是中肯的批評。您真誠地想讓我們變得更好,而我們除了為班級做貢獻、好好學習提高成績就沒有什么能回報您的。我喜歡您的一視同仁,同時又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
……
您曾給我們看過以前學生給您寫的一封信,信的抬頭稱您為“趙媽媽”,這個稱呼您當之無愧。恩師如母,高中上學的日子里,我們和您在一起的時間比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還要長,您對我的教誨也比父母對我的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人們慣于服從權威,小時崇拜父母,大了崇拜老師。崇拜,我認為就是既尊敬又喜歡。您豐富的學識表現在您上課時總結升華我們的觀點時的游刃有余,無論我們說的多么簡單或是不成體系,您都能如庖丁解牛般直擊要害,用優美又凝練的語言把我們想說卻說不出來的觀點概括出來,在此基礎上深入剖析,升華。對這一點我一直佩服得不得了,這有一種身為老師的能力和任務,身為學識淵博的人的知識的自然顯露雜糅在一起的感覺。大道至簡,真正的厲害就應該體現在細枝末節上,這不是專注于細枝末節的結果,而是能力強到即使細枝末節也能兼顧。我崇拜您的這一點。
您不僅在學習方面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在為人處世方面也給我樹立了榜樣,您說尊重是相互的,您說我們要懂得感恩,您說長不大也是可悲的,我深以為然并牢記于心。距我的18歲生日已經有好幾個月了,我不能再只專注于學習書本知識這一個方面,而應該學習邁入社會所需的方方面面,希望今后我也能踐行您的教導,成為一個合格甚或優秀的成年人。
【何慧婧,煙臺一中2017級學生,2020年考入山東大學】

程格格(2014級):趙顏老師的“兩重身份”與“兩次翻閱”
從2015年的初秋到2017年的盛夏,在趙顏老師班里學習、生活的兩年,是我整個中學時代里最難忘的一段時光。畢業近四年,回憶零零散散,我想用趙老師的“兩重身份”與“兩次翻閱”串起這段寶貴的師生歲月。
趙老師的第一重身份是我們的班主任。對于這一身份,我印象最深的,是趙老師坐在教室最后的小桌子上,利用早讀、課間、晚自習的時間,埋頭翻閱我們“家校聯系本”的身影——所謂“家校聯系本”,是趙老師頗具心意的創舉。每名同學一本,在周日結束的時候寫寫自己這一周做了什么,對自己一周的學習作出反思,家長附評語一段;周一上交給趙老師,她在繁忙的備課、上課、批作業之余進行批閱,每一本都寫上長長的評語,反饋給學生和家長,從而搭建起家校溝通的有效橋梁。每周六晚自習的最后一個小時,老師會特意從家里過來開一個班會,總結這一周的學習,回顧上周末家校聯系本的內容,囑咐我們利用好周日讀書、運動、整理錯題,不能荒廢。從高二伊始到高考前的最后一個周末,風雨無阻,從不停歇。這個小小的班會成為了每一名同學和家長的“定海神針”,浮躁的周六夜晚,一周的疲倦、怠惰都會被趙老師短短的幾句話一掃而空。試想,若沒有家校聯系本每周的督促與趙老師不辭辛苦的叮囑,我們不知道會由著自己的惰性,白白浪費多少個周日!
趙老師的第二重身份是語文老師。作為語文老師的她,也有一個教學小訣竅:帶著我們全班翻閱字典。從高二開始,每天的語文作業都有一項是“看一頁字典”,整理其中不熟悉的字詞。不可否認,看字典對語文學習的幫助是立竿見影的——高二那年的“漢字聽寫大賽”,全校冠亞軍被趙老師所帶兩個班級的同學包攬。更令人感念的是,看字典對我們人文素養的整體提升也是潛移默化而深遠持久的,直到上了大學,進入中文系,我還能比身邊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們多認識幾個生僻字,多講出一些不為人知的典故。
趙顏老師最令人敬佩的是這兩重身份,她卻又不止這兩重身份,她也是我們成長的領路人,是教育的筑夢者,是一直守護著、關愛著我們,為我們遮風擋雨的母親一般的存在。永遠感恩我們的趙老師!
【程格格,煙臺一中2014級學生,2017年考入北京大學,2021年獲得碩博連讀且被評為北京大學100位學術委員(僅有兩名學生代表)之一的優秀學生干部】

李文赫(2009級):經師易遇,人師難求
從一中畢業已近六年,時至今日,每當想起趙顏老師的教誨,心里總會泛起些許感動。六年時光,從一名學生到一名戰士,再到一名軍校學員,老師對我的教誨和鼓勵支撐我走過這些年的風風雨雨。經師易遇,人師難求,能夠遇見趙顏老師,是我作為學生的幸運。
“慈不掌兵,義不存財”,這是老師在第一次班會上對我們說的第一句話。而正是老師的嚴格要求,為我今后的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部隊第一次寫新聞時,在所有上交的稿件里,我的文章是唯一沒有語病和標點符號錯誤的。
“沉穩細致的人才能有所成就”,老師知道我有馬虎的毛病,因此每次見我都會叮囑一番。久而久之,我因粗心所犯的錯誤越來越少,F在,當我每次面對測試設備上的幾千組數據,當我連接幾十個插頭的電纜,當我下達數十條操作口令時,都能做到沉穩細致,不慌不亂。
十八歲的我投筆從戎,在千里之外的白山黑水,守護大國長劍。當我的同學們在大學肆意揮灑自己的青春時,我面臨的則是一望無際的大山、零下三十多度的嚴寒、方圓三十里荒無人煙的偏僻山區。那時剛剛走出校園的我,也曾感到迷茫和彷徨,青春的意義好似湮沒在了這默默無名的山溝里。后來,當我與老師通話時,她鼓勵我:“在平凡的生活中堅持自己的信念,終究會擁有屬于自己的精彩!边@句話,對我影響至今。后來,我漸漸明白了這句話的另外一種說法:“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善醫者無惶惶之名!痹谄椒捕止录诺纳钪,往往隱藏著的,是另外一種偉大。這種偉大,藏在喀喇昆侖山脈的邊防戰士身上,藏在大山深處守護導彈陣地的戰友們身上,同時也藏在日復一日辛勤付出的老師們身上。臨近畢業的我,即將奔赴一線,我也將一如當年,到基層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我的地方去。
【李文赫,煙臺一中2009級學生,即將從火箭軍工程大學畢業】

姜杰(2006級):當年幸遇良師,在我心中埋下一顆種子
當記憶的洪流沖破時空的藩籬,心中奔涌而出的情感,讓我不覺間已淚眼婆娑。那段難忘的青春旅途中,一直有一個我最摯愛的人陪伴身邊,她就是我的高中班主任——趙顏老師。
如果說父母給予我的是養育之恩,趙顏老師則如一座燈塔,在迷霧中給予我溫暖,引領我前進。她把自己每一位學生親切地稱呼為“孩子”,是的,她對自己的每一個孩子都有母親的包容,也有母親的嚴厲;她會給予你無微的呵護,也會毫不留情地批評你的錯誤。而我當年恐怕是那個最讓她愛與責的孩子吧。
那時候頑劣的我癡迷于電腦游戲,正巧五一前夕學校舉辦運動會,我毫不猶豫地抓住這次良機,跟學校謊稱回家住宿,卻奔向網吧酣戰通宵。誰料天公不作美,第二天一早下起雨來,運動會取消,學校正常上課!通宵達旦的我在強撐過兩節課后,趴在桌上呼呼大睡,趙老師見我趴著不動,急忙關切地把我叫醒,問我哪里不舒服。我有些煩躁地說我沒事,只想睡一會。聯想我先前種種“劣跡”,趙老師不禁起疑,問我昨夜是否回家,并要聯系家長予以證實。眼見紙已包不住火,我不禁惱羞成怒,大吼道:“要你管!”是的,正值青春叛逆的我,何曾考慮過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在辦公室里,老師泣不成聲,她傷心地問我:“為什么我對你們這么好,你卻這樣來傷害我?”而我卻回應道:“你給我的并不是我想要的,你真的懂我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這件事過后,我與老師的關系不僅沒有降入冰點,反而仿佛有了一條無形的紐帶,將彼此的心意不停息地傳達。后來,我參軍入伍,考學讀博,每每回到母校探望老師,老師總會反復提及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觸動,讓她從此對學生的教育有了全面的認識。她說對待學生,你要給的不是你想給的,而是他們切實需要的。而我總是滿懷愧疚,明明是自己的年少無知之舉,老師卻將其視為升華自我的寶貴財富,如果沒有一顆慈母般的包容之心,又有誰能做到這一點呢?
如今,15年一晃而過,高中生活的點滴早已淡忘,而對老師的感恩之情卻歷久彌新,愈發覺得當年幸遇良師,對自己的人生無形之中產生了重大影響。老師給予我的溫暖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讓我擁有堅韌的品格、善良的品性和遠大的抱負,讓我后來毅然投身軍營,服務人民,報效祖國。
【姜杰,煙臺一中2006級學生,大學期間參軍入伍,現在于海軍航空大學攻讀博士】

杜佳怡(2014級):她是老師,更是“媽媽”
這十幾年的求學生涯中,我遇到過許多恩師,但趙顏老師是其中最特別的一位。她是老師,更是“媽媽”。
2015年秋,高一升高二,重新分班。我以第九名的成績被分入趙顏老師的班級,信心滿滿地迎接轉入文科班后的第一場考試:“沒有了令人頭疼的物理,我的成績一定會更進一步吧?”然而,現實卻給了我當頭一棒——我在三十多名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第一次考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的位次,我深知這一點,心也因此慢慢沉到了谷底。就在這時,趙顏老師叫我出去。我懷著忐忑的心情跟隨趙老師進了辦公室,但趙老師沒有像我預料得那樣批評我假期不好好學習!拔蚁嘈拍!佳怡,你沒問題的!”趙老師說,“這次失誤只是意外,不代表什么!比缓,趙老師開始講自己兒子的故事,說孩子都會犯錯的,一次失誤代表不了什么。聽到些句話,我忍了很久的眼淚一下子就決堤了。我很少在外人面前哭,不甘心在別人面前示弱?墒勤w老師給了我家人一般的溫暖——家人就是這樣在你最艱難的時候永遠站在你身后支持你、信任你的人?吹轿铱蘖,趙老師拉過我的手。在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趙老師不僅是我的老師,更是我在學校的媽媽。
六年過去,許多事都已經模糊了,然而那時的畫面和趙老師掌心的溫度至今也令我記憶猶新。去年春夏,保研季。在北大哲系就讀的我想要跨?缭合当Q械角迦A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本就不就不易,疫情的阻礙更讓這件事難上加難,途中的困難和坎坷讓我很多次想要放棄。但每次我都會想起當年趙老師對我的鼓勵,想起她握著我的手的溫度,頓時就會覺得心里有底了,因此才有勇氣在黑暗中繼續堅持下去。
【杜佳怡,煙臺一中2014級學生,2017年考入北大哲學系,2021年保研到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苑博(2012級):師者為師亦為范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痹诔砷L的關鍵期、三觀塑成的決定期,是趙顏老師教我學問,教我做人。既是語文教師又是班主任的她會為我們動情地朗誦《記念劉和珍君》,教我們做有民族脊梁、愛國之志的人;為我們講述胡楊“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故事,教我們做有錚錚鐵骨、頑強不屈的人;帶我們品讀“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教我們做有凌云壯志、意氣風發的人。
“生活是一棵長滿可能的樹”,所謂勝利,就是做好每一個當下,這是趙顏老師給予我最寶貴的青春財富。高二分科對于不曾經歷過重大人生抉擇的孩子來說,是一件難以取舍的事情。在人生的岔路口,是老師教我直面自己的內心,分析自己的長短板,作出了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如今在中國語言文學之路上的深造,離不開老師的引領。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老師教會我挫折面前坦然面對的豁達,教會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為人處世之道,教會我“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責任與擔當。所以如今在研習古代文學之外,我始終堅持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走遍八省九地,在萬里路中“知中國,服務中國”。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高中三年老師教會我的不僅是專業知識,更是做學問的方法。當我以優異的成績保研至南開大學繼續學習,我知道趙顏老師教給我的“逆風飛翔”的勇氣和“永不言棄”的執著,已然浸潤到骨子里,激勵我傲然奔跑在求學乃至人生的路上。
【苑博,煙臺一中2012級學生,2015年考入南開大學,目前為2019級碩士研究生在讀。曾獲天津市優秀學生干部、南開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視教育為己任,視學生如己出”,懷著一顆慈母之心做教育,趙顏是老師,又不僅僅是老師,因為她不只教學生高中三年,更在為學生的一生負責,為國家的未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