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讓課堂氤氳智慧之光

熟悉張浩老師的人,都會驚嘆于他的兩項技能——書法和太極。字如其人,斯言不謬。字,不僅能看到一個人的性格,也能看到其內在品性。張老師的字端莊遒勁,自然雋永,陽剛藏在柔韌之中,正如他的性情——平和而堅定,內斂而不張揚。張老師一直有晨練的習慣,一招一式盡顯太極的力量和韻味。在特有的太極境界里,外有舒緩、柔和、自然的拳式,內有松靜、安舒、平和的心境,張老師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沉浸于“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的境界。
張浩老師的這種大智慧不僅體現在書法和太極中,也體現在他的教學生涯中。1991年7月,19歲的張浩老師懷揣著對教育的無限熱愛走上了三尺講臺。他向學生做自我介紹:我將引領同學們張開理想的風帆,在浩瀚的知識海洋里迎風破浪盡享快樂?鞓穼W習,享受學習,30年來,張浩老師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逐步豐富完善著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能力。

給孩子心中裝上指南針而不是給他們畫好路線圖
張老師拒絕被動教育,主張喚醒學生的內在驅動力!半u蛋從外面打破是食物,從里面打破卻是生命!蓖瑯,人生從外打破是壓力,從內打破是成長。張老師經常利用班會引導學生:學習不是個人行為,要有家族榮耀的傳承意識,要有服務社會的責任與擔當,更應有報效祖國的忠誠,為人類謀幸福的遠大理想。
青春是富有激情的,而青春的激情是需要點燃的。張老師總是善于發現和捕捉教育契機。每天他習慣性地逐一觀察學生的表情和眼神,適時予以點撥。他的話很少,但卻能“一語驚醒夢中人”。他像慈父,默默地陪伴學生,發現問題,也不急于定論,而是深究其內在原因。對學生所犯錯誤,他包容但不放縱,跟學生一起分析出現錯誤的根源,找到解決的措施,并根據校規校紀做出相應的責罰。

宋倩倩同學曾給張老師寫過這樣一段話:您不嚴厲,但不怒自威;您不嘮叨,但每句話,每個動作都能觸動我們內心,都能恰到好處地點醒“夢中人”。永遠不會忘記那個課間,您一如既往靜靜地站在教室前,我一如既往雜亂地做著課間準備,感覺有干不完的事纏繞著我,卻又不知從何下手,焦躁不安。您輕輕地來到我面前,示意我站起來,悄聲地說:“你很優秀,但建議你回頭關注一下于一鳴、劉子彤。將你緊鎖的眉頭打開,把心打開,學習是快樂的!边@是我第一次走出自我,去欣賞班級的學神,也就在那一瞬間,我頓悟了——“氣定神閑”,或者……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但我知道接下來我該怎樣做。不知道當時您對我施加了怎樣的魔法,一次看似平常的回眸,竟產生如此的震撼!之后的日子里,我慢慢懂得,您無時無刻不在守望著我們的成長。平日里大家都熟悉甚至有些抵觸的教育名言,都被您用一個個看似不經意的小動作,在恰好的瞬間,點撥著那個恰好需要的同學。私下里,有人大膽地叫您“浩爸爸”,在我內心深處也一直回蕩著一個聲音:浩爸爸,感恩有您!

學習是快樂的
張老師跟學生說:學習就像種莊稼,成績是耕耘后的收獲,每一次考試都是檢查站和加油站,要渴望考試、期待考試?己昧,總結經驗;考差了,查找問題——考好考壞都可以幫助你明確今后的方向,這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自己考好了,更有信心;別人考好了,你也有了學習的榜樣——誰考好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耙娰t思齊”,人,要懂得欣賞和向往他人高水平的成就,并激發自己的潛能,讓自己成長為自己欣賞的樣子。
在他的鼓勵下,學生都能發現自己的閃光點,都變得陽光自信。同時,他們也能看到其他同學身上的優點,學人所長,積極進取。慢慢地,學生也不再功利地對待成績,而是能不斷尋求更長遠的發展,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并樂此不疲。

學習不當搬運工
張浩老師教法靈活,課堂民主。他善于用獨有的方式引導學生,讓他們暢游知識海洋,而不是簡單做“學習上的搬運工”;他善于聯系生活實際,在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中培養學生敏銳的“地理眼”;他善于精準設問,且環環相扣,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與理性思維;他善于創造和諧氛圍,鼓勵學生發表不同見解,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教育無止境,常教常新。經驗豐富的張浩老師并不滿足于先前的教學所獲,他喜歡琢磨,總能跟隨時代的發展、高考的改革作出恰到好處的調整。聽他的課是一種享受,在他不疾不徐的講解或引導中,很多看似深奧的原理變得淺顯易懂。很多學生由于喜歡張浩老師的地理課而喜歡上了地理這個學科。
張浩老師還經常提醒青年教師不做教學上的搬運工,既不能做教學參考書的搬運工,也不能當老教師的搬運工,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每次給青年教師評課,張老師總能抓到核心問題,先啟發授課人進行思考,然后再針對授課人的風格提出改進建議!靶轮窀哂谂f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弊鳛榈乩斫M的老教師,張浩老師用他的智慧為青年教師的發展指引了方向,推進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
不急不躁,不喜不悲,張浩老師如同一杯清茶,在生動的課堂上氤氳著一份獨特的恬淡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