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相萍
相逢于萍水 解人生幾何

作為一名數學老師,總要接觸幾何問題。但無論是知識上的問題還是人生的問題,解老師都是對我幫助最大的人。
——桑曉娜

桃源此去無多路 萍水相逢有夙緣
作為一名新教師,這三年里我向數學組每一位優秀的老師學習,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包括專業知識、技能、教學方法,也包括為人師者的品格。在這個過程中,解老師給我樹立了熱愛工作、無私奉獻、嚴謹細致、兢兢業業的榜樣。作為老教師,她不僅自己刻苦鉆研,探究領悟,不斷地摸索和積累教學經驗和方法,還經常去聽其他教師的課并向他們請教,因此她對教材的認識和把握越來越強。

我第一次看到解老師的教案,就深深地感受到教案里凝聚著她的心血。解老師的備課過程認真且充分,她結合課本、教參、習題等思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她的教案多次被評為優秀教案。今年去萊州監考,監考任務結束之后,大家連夜返回煙臺,到煙臺的時候正下著雨,但解老師堅持回學校拿資料,因為她想要在開學前把學生的期末復習題出好。對于備課內容,解老師也不斷精進,每節習題課前有些題目她至少做兩遍,尤其導數題更要反復琢磨才能更好地把握題目的類型、思想方法、切入點、變式形式、一題多解、多題一解等,從而更好地把解題思路呈現給學生。解老師于我而言既是一個追趕的目標,也是一個前進的方向。她讓我明白,人不一定優秀,但不能不勤奮認真。要對教師職業心懷敬畏,教師的一分辛勞換來的是學生的一分成長。
解老師從2015年就擔任備課組長。每年寒暑假之前,我都親眼見她組織帶動組里的老師們認真制定作業方案,選題的時候不僅考慮知識點的全面覆蓋,還要考慮知識的基礎性、綜合性、應用型、難度等。有時為了一個題型或知識點,要從幾十道題中精心篩選最合適的。時間長了,解老師的肩膀和胳膊非常酸痛,但她的臉上掛著的卻是工作完成后滿滿的成就感。開學后,一位同學找到解老師問:“老師,數學寒假作業里的題是哪本練習冊里的?太好了,我想買一本。”這是對解老師的肯定,也是對我們數學組工作的最好肯定。“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像解老師一樣用心,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優秀。

2018-2019年解老師擔任兩個理科班的數學課。作為高二備課組長,她還承擔了高二數學的培優工作。那時候她的女兒正在讀高中,解老師利用接送孩子早來、晚走的時間批改作業和備課,擠出時間來為培優精選、精練、精講,爭取讓參與培優的學生在寶貴的學習時間里學有所值,有所受益。培優不僅是為學生打開數學之窗,更是為了讓學生的人生走得更加輝煌。為了備好每次培優課,解老師要翻閱多本教輔資料,不斷上網篩選,之后認真做每一道題目,歸納總結方法,再適當拓展補充相關知識。
為了在最短的時間里取得最好的效果,講課前,解老師經常還要將當堂知識和習題再過一遍,比備一節普通的教學課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一年下來,解老師和許多優生建立了感情,高考后這些學生也主動來找解老師分享自己被錄取的喜悅之情。每每說到這些,解老師那瘦削的肩膀更舒展了,仿佛還能肩負起更多的重擔。責任重于能力,愛心繪就精彩。
潛鱗知幾何 還待春風觸

說到數學,解老師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她總說:“我喜歡數學,喜歡教數學,也努力地讓學生喜歡學數學。”她對待學生十分溫和、真誠,經常用積累的教學經驗和感悟來教育引導學生。她在課堂上規范板書方便學生記好筆記,給學生起示范作用。她力爭語言精煉,解題思路清晰,注重啟發引導,重視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每講一部分新知識,解老師都會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與價值,感受數學知識的魅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積極性。例如講三角時讓學生思考如何測量致遠樓的高度,講數列時讓學生考慮如何計算100萬房貸的分期付款。
一次我去聽課,解老師正好舉“計數原理”的例子,她問學生想從煙臺去哪里,有同學喊去白宮,有同學想去北極,她搖搖頭說想去火星,宇宙太神奇,科學家太偉大。當時適逢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著陸,聽老師這樣說,同學們都笑了,從他們的笑臉上,我感受到他們對火星的憧憬,對科學的向往。還有一次講“統計”的作業,一道題中有關于糧食產量逐步提高的數據,解老師就提到袁隆平院士為中國的糧農產業做出杰出貢獻,鼓勵同學們課余時間多去了解他的事跡,感受他高尚的情操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通過這些點點滴滴,解老師在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時,也意識到自己肩負的神圣使命,從而變被動學習為積極主動地學習,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學生的眼中,給他們印象最深的還是解老師工工整整、字跡美觀的板書。一道道步驟繁復的大題,在老師的筆下變得思路清晰,步驟嚴謹。從老師的講課手稿中,可以看出他們做的每一道題,老師都原原本本做過,有不同方法的題目也會一一寫下完整的步驟,并詳細講解步驟和得分點。很多學生都注意到解老師右手食指上的創可貼,他們知道那是老師的手常年被粉筆侵蝕導致的,他們懂得老師的辛勞。
有許多同學抱怨數學難學,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半句對解老師的負面評價。無論是數學成績靠前的同學還是暫時落后的同學,解老師都一視同仁,同樣耐心細心。對于解老師的付出,每個同學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們說:“解老師不僅教授我們知識,還教誨我們何為勤奮,何為責任。”
在認真完成工作的同時,解老師更兼顧著家庭的責任,是賢妻,更是良母。2020年夏天,解老師的女兒考入清華大學,這是一位母親最期待的結果。解老師的人格魅力和工作態度無疑為女兒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無論是我還是學生,與解相萍老師都只不過是相逢于萍水,然而解老師用她嚴謹細致、兢兢業業的人格魅力和工作態度,為我、更為學生解開了人生中的一個個難題。我敬佩解老師的人格,也更希望我能成為一個和解老師一樣優秀的人。
作者簡介
桑曉娜,2018年畢業于東北師范大學,同年入職煙臺一中,有幸師承解相萍老師。在與解老師的深入了解中,不僅學到了如何傳道授業解惑,更收獲了一位人生的領路人!
撰稿:桑曉娜
排版:馬欣欣
編審:于 玲
審核:馬述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