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寧
激發學生興趣 群策群力推動英語教學工作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能在這里與大家交流分享,我深感榮幸而又不勝惶恐。作為一名教學經驗不多的教師和資歷尚淺的備課組長,我也只能在能力所及的范圍內分享一下關于英語學科教學和英語備課組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思考,不當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我主要分享高三備考的一些思考以及接新高一后的一些調整。如果把帶高三比作帶兵打仗,老師在某種程度上扮演將領的角色的話,我習慣在備戰之初振奮士氣,做好為理想奮斗的心理建設;同等重要的是和學生一起捋順階段性目標以及目標達成的戰術戰法,并根據戰況發展適當做出調整。
以此類比,在高考備考中的具體做法是精心上好開學第一課,精心上好每一個節點課,認真備好每一堂課。例如,新年開學第一課,既是第一課又是高考聽力出成績后的節點課,要與學生一起提升精氣神,明目標、樹信心、知道路,同時又要做好知道成績后的心理疏導,因此,選取牛年開篇video,講到中西牛文化和三牛精神,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聽力成績,有歸零的心態,努力可努力的,改變可改變的,明確備考路是知識和心態上的雙重成長,未來有無限的可能,鼓勵大家拼搏向前、無悔青春。接著明確目標和任務安排,在詞匯、閱讀、語法、寫作、書寫等五大板塊中,明確每一板塊需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分別在什么時間做,以及不同程度的學生需要多長時間完成,具體到每節課我們的基本內容組成安排,給學生一個較清晰的藍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就會清楚每天課前我該干什么、課上多長時間是我自主復習、復習內容和進度是什么以及早自習復習什么等,這樣學生會形成routine,有總的方向和目標感,可以根據總體安排和進度結合自己的程度按部就班的進行復習任務。學生也能較為清晰地知道自己任務完成的情況,明確自己已走過多少路,清楚距離目標還有多遠需要堅持不懈,學生會因每天的進步而累積信心,進而有踏實的獲得感和進步感,成績才會穩中有進,不斷向好發展。

如果說帶高三好似領兵打仗,那么教高一就仿佛領徒弟進門,需要耐心細致地引導學生養成每一個良好習慣,幫助他們從心理上和行動上做好初高中銜接。因此,開學第一課我們從英語學科特點出發,引領學生探討為什么學一門外語,進一步探討為什么學英語,回歸語言學習本身的意義,從1950年代的掃盲運動到當今世界全球化,讓學生感知歷史演變的大環境下學習一門外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讓學生感知英語學習不單單為了一個分數,從某種意義上說更是一種時代擔當。當把一個學科的學習意義開拓到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為國發聲等境界上時,學生會覺得自身的努力是如此有價值甚至有些偉大。

如果心理上的引導是引領學生仰望星空,那么行動上的引導便是帶領他們腳踏實地——對于高一新生來說,這種引導可能要細致到一個字母的書寫如何漂亮,細致到單詞表怎么使用。“根據音標記單詞”不是一句老生常談,而是要從高一學情出發,把學生是否掃除音標障礙等等問題都要考慮到并盡早解決。在這個過程中又要充分調動和保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英語學科不像其他人文類專業那樣可以讓學生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切實的知識增長的體驗,也不像科學類那樣讓學生有挑戰答題的成就感,所以,一不小心就會陷入被邊緣化的危險。因此,我們開動腦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適時給學生呈現時鮮新聞、提供話劇表演的機會,根據課文主題選播適當的紀錄片選段等等,通過豐富多樣的活動讓學生體會透過語言了解多彩世界并表現自我風采的樂趣,以激發對于學科終身學習、終身受益的可能性。

組里的工作不是一個人的單打獨斗,而是團隊合作。只有整個團隊群策群力、精誠合作才會碰撞出更多的智慧靈感,獲得更高的工作效率。很慶幸我所在的組可能是成員年齡和人數最多的一個組,有多位臨退休的老師,他們仍以最飽滿的熱情無比投入地工作著。他們是我們最好的精神導師、最大的寶藏、最強大的顧問團,所以借此機會要特別感謝智慧幽默的張SIR、教學技巧高超的曲老師,認真負責、春風化雨、積極熱情的王老師、徐老師、尹老師,謝謝你們總是無私及時地為我們這些小年輕提供最寶貴的經驗。也要感謝組里所有中青年的小伙伴們,總是能提出各種新的備課思路和工作建議,主動承擔組織比賽、學案設計、查找資料等等各項工作,從不計較干得多少,誰有想法就去做或大家分工一起做,做出來共享使用……大家的智慧遠遠勝過一個人的力量!正是得益于大家的共同努力,讓我們第一次接觸新教材后的工作開展得不那么吃力,并進行了類似期中試卷自我診斷表和英語書寫練字紙等創造性的設計。在這里還要感謝高二高三組的老師們總是在第一時間把新教材使用的寶貴經驗和教學資料毫不保留地與我們分享,讓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少走彎路,謝謝優秀的你們!

一個人身處優秀的環境,身邊全是優秀的人,即便什么都不做,每天也會得到向上的引領,我便幸運地身處這樣的環境;更為幸運的是我身邊優秀的老師們還總是那么樂于分享、樂于助人。工作以來,我得到了太多太多領導和老師的鼓勵、指導和幫助,如果要列出一個表格的話,我想it can be a long list,很長很長,如果說這八年來我有什么成長和進步的話,那多半得益于我所處環境的滋養和身邊老師們的引領。在這里真誠地向大家說一聲感謝。我會把這太多的感動放在心底,常懷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將這份溫暖的正能量傳遞下去!
注:稿件來源于煙臺一中期中總結交流大會上張愛寧老師的發言稿。
撰稿:張愛寧
排版:劉 曉
審核:馬述濤